IDG熊曉鴿:新一代創業公司已到超越BAT風口
第四屆安卓全球開發者大會暨2015全球移動互聯網高層論壇今日在深圳正式召開。
本次大會為期兩天,以“More than Mobile!”為主題,設置了2場主題大會、8場平行論壇,涵蓋了智能展示區、云計算與大數據專場、安卓原生廣告與移動營銷專場、移動健康醫療專場、全球APP開發創意爭霸賽、開發者專場、領導嘉賓見面會、投融資相親會等眾多環節。吸引了海內外6000+人次的開發者和創業者。
IDG亞洲區副總裁徐洲表示,開發者始終是移動互聯網的核心,移動互聯網和整個安卓的發展當中,開發者起著決定性作用。
安卓全球開發者大會由IDG集團旗下IDG World Expo發起并承辦。大會基于Android平臺,促進國內外信息技術廠商、專業人士和企業用戶進行商業模式探討、技術交流、移動應用推廣的交流盛會,為更多業內人士提供探索和尋求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契機。推動各種移動應用軟件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內的廣泛使用,推進政府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IDG全球常務副總裁、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應邀發表了主題演講。在會上,對于深圳的發展,以及20年來時代的變化,熊曉鴿發表了相關感謝。熊曉鴿表示,1992年來深圳時,還是融IDG資本的第一筆資金,當時最流行的通信工具是BP機,但現在流行的話題更多的是蘋果和小米。 熊曉鴿繼續表示,在全世界范圍內,沒有任何政府能夠像中國政府一樣如此重視創業創新,并且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新一代的創業公司已經到了超越BAT的風口。現在創業者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產品上,而不是VC和投資人身上。
以下為熊曉鴿演講全文:
每次探討所謂的主題演講,我都覺得很緊張。到底什么是主題演講?當然,主題演講是說今天的會到底是什么主題。安卓開發者大會是第四屆了,我想每一屆應該有不同的主題,因為大家都在安卓的平臺上面做著事。昨天晚上從北京過來,有幾個感嘆。本來我想說一點什么,想來想去還是想說參加這個大會的體會。一個是飛機上碰到很多來開會的,也有很多不是開會的,但是認識我,跟我打招呼。大部分看過06年、07年、08年我擔任評委的《贏在中國》的節目。有幾個感嘆,第一個感嘆是發展很快,06年到現在有9年了。好幾個人跟我說當時看節目的時候是在大學讀書,對他們后來創業有所啟發,我覺得沒有白去花那個時間,因為拍那個節目非常花費時間。我是唯一做了三屆的,馬云做了兩屆,史玉柱做了一屆,我花了不少時間,現在覺得時間沒有白費。
第二個感嘆是一下飛機看到機場有很多廣告,華為的、中興的手機廣告,做的蠻薄、蠻好看的,特別亮麗的顏色。1992年我就在深圳開旅游公司,大家可能覺得我在老家談歷史,那個時候大家用的最時髦的通訊工具就是傳呼機。里面有一個數字,就是顯示你的電話,告訴你有一個電話。過了幾個月不久就出現漢字顯示的,當時出現了大哥大,吃飯的時候放在桌子上比現在開奔馳還牛,擁有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那時候最牛的那些公司就是像摩托羅拉等等通訊的公司。現在一說起來,20年過去了,我們大家很關心的還是通訊工具,現在是Apple的好還是小米的好,哪一個待機時間長、功能更多、更好玩、有更多信息。現在想起來,從數字顯示到漢字顯示,人們對于信息溝通的追求的要求一直沒有停,而且現在的內容越來越多。
在幾天前,非常有幸,各位投資者代表在北京出席了啟動儀式,在臺上我們三位創業者和一位企業家張瑞敏先生共同啟動了雙創活動的啟動儀式,也非常榮幸我第一個迎接李總理到門口。昨天看到《人民日報》有一篇文章說李總理和誰握了手,第一個握手的就是我本人,所以非常榮幸。剛才在下面跟李穎開玩笑,早知道要跟大家開這個會,我應該不洗手的。李總理參觀的第一個科技公司叫游宇(音)科技,對這個技術非常感興趣,這個公司也是我們公司投的,它將來也會應用到我們的手機上。李總理還說,這樣的話我們以后可以把電視機卷起來放在口袋里,確實是很形象的。所以說,這種通訊的工具發展非常的快。驅動這種移動裝置的,手機也好,未來的iPad也好、電視機也好,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現在安卓系統的開發者都有可能找到自己在市場上成功的領域。
另外一點,我一直在說,我們作為IDG公司非常的幸運,在上一代互聯網發展熱潮中投了百度、騰訊這樣一些公司,BAT三個公司我們投了兩家,漏了一個阿里巴巴。所以我老是在說,我們在尋找下一代的“BAT”。在重慶APP的競賽中間,我們在說BAT確實在發生中間。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中間有可能出現下一代的馬云、馬化騰或者李彥宏這樣的創業者。有好幾位業界有名的人,是非常資深的,也是我的朋友,過去在不同場合我們私下說,跟我說你是怎樣談這個事情,是不是作秀?我說不是,我是堅定的相信這個事會發生。
BAT公司非常了不起,這幾位創業者也成了在座創業者的偶像、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但是人家說,我們在中國的土地上,創業者能不能超越他們呢?我覺得是可能的。如果看BAT的話,他們有一個特點,他們主要的客戶來是來自個人用戶,就是toC,個人終端用戶;第二點,他們的市場基本上都在國內,國外的銷售份額非常的小;還有一點,這種公司主要的投資者和股民都在國外。我認為下一代的BAT可能會出現的是什么?除了國內的市場、國內的用去很多以外,同時要有更多的國外的客戶。
最近大家一直都在關注股市,除了關注國內的股市,也關注國外的,中概股為什么在國外不好?除了別的原因以外,我也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因為我在國外也專門為這些基金買股票的,他們告訴我們說,他們更多看中國市場是看報告和數據,比如說騰訊、百度這樣的公司,覺得他們除了在中國厲害以外,在國外肯定不如相應的競爭對手。他們的競爭對手,比如說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公司,他們除了在中國不行以外,在國外都行。大家買股票都知道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肯定會選擇大的范圍。作為投資公司來講,永遠想到公司的增值,對企業來講永遠想到客戶,所以下一代的BAT一定要超過我剛才說的,除了國內市場強以外,國外也要做。我覺得安卓是最值得做的,為什么呢?現在主要的用戶都是在安卓系統上面,同時我們看到小米、華為、中興等等公司都在發力做這個事,這本身是一個平臺,另外就是中國現在成了風險基金投資最多的國家,我認為太多了,因為作為投資來講,每個人都說我是做天使的、VC的,我覺得做的有點太多了、創新的太多了,我覺得作為投資者來說反而不要那么多創新,更重要的是對市場和規模的判斷。我們認為作為投資者來講,你是希望投資公司,我是看重市場上誰來作為我們的客戶,客戶才是我們的上帝,這是做投資和創業要共同想的問題。大家不要把很多時間花在VC和出資人身上,說這樣能拿到錢。你如果能把客戶做好了,我覺得你就能成功。
剛才談到我們的用戶大量的都是終端的toC,剛才李穎女士談到了大數據,我認為中國未來會出現很多中小型、微型的公司,所以在這個市場上也是未來我們要做的。大家知道,在過去的發展中是不是像PC一樣對產業發展起的巨大變化。移動互聯網不僅是給個人,給我們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追趕BAT這樣的公司,對我們的創業者和開發者來講,開創了很大的一片新天地。所以我覺得,我們確確實實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尤其是在中國,國內的市場有政府那么大的支持,我也沒看到全世界哪個政府這么關注和支持技術,尤其是信息方面的創新,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同時,我們現在也是錢很多的時候,而且股市有點冷,但是我覺得對于投資者和創業者絕對是好時候,為什么呢?這種時候大家可以沉下心來盯著你的客戶和產品,把我們的團隊打造的更好,這樣更加能夠成功。
在這個很好的時代,尤其是在深圳,深圳也是我們IDG開始做風險投資的起家的地方,也可以說是IDG的福地。我希望IDG風險基金有更多的機會跟大家合作。
最后,祝大家能夠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