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靠譜的酒店店長越來越少了?
一
前幾天,一個做連鎖酒店加盟的讀者朋友老韓找我喝茶。
剛落座,他就掏出手機打開自家酒店在攜程上的頁面截圖,點著那個4.8分,嘆了口氣:“熙少,你說,這分數看著是不是還行?”
我點點頭:“好像是比你們之前強不少?!?/p>
他立刻冷笑:“我那會看這評分都以為酒店要起飛了,結果這兩天來了波差評,直接干回了4.5?!?/p>
他邊說邊把手機合上,語氣透出疲憊:“而且你知道嗎, 不光OTA評分沒漲上去,果盤還送出去不少。 ”
我正尋思怎么回事,他又開始說了:
“前陣子集團換來個店長,說一定要把OTA口碑做起來,一上來也確實有點效果,評分刷刷往上飆,好評鋪天蓋地,夸我們服務貼心、環境優雅,還有人說前臺小姐姐‘笑容如沐春風’?!?/p>
“我心說終于找到個靠譜的人,結果不到一個月,財務就來找我,告訴我果盤成本破表了。往常一兩千,這個月快到一萬啦!”
“我一查,才知道他搞了個套路:只要客戶態度稍有猶豫,就上果盤+代金券,緊接著遞上二維碼請人寫五星, 看上去是服務升級,實際是評論換購。 ”
我沒插嘴,只聽他越說越來勁。
“關鍵有些評論還是我們自己人刷的,他讓員工注冊小號,統一刷五星,但寫點評要走訂房流程才能生效。 你猜誰出的15%OTA傭金? ”
我立刻反應過來:“不會是你吧?”
他攤攤手:“那還能是誰?員工先墊,我事后報唄。房費、傭金、獎勵、好評全我買單。你說我這是運營酒店,還是在‘評分扶貧’?”
老韓頓了頓,繼續說,“你要說他這樣搞真能拉高入住率也行,但根本沒帶動RevPar啊,甚至比上個月還低,表面看起來OTA評分在漲,實際上是花錢往上貼?!?/p>
然后,他又補一刀:“而且你以為這評分穩得住?就那幾條差評,一來就全打回原形了。”
聽他說著,我多少開始理解老韓的憤怒,這種怒火來自 以為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實際上還是之前那個死循環。
老韓越聊越氣,朝外看了一眼夜色,冷冷甩下一句:“評分能打回4.5,我也能把他打回總部。這店長,我不留了?!?/p>
二
老韓講完果盤事件,靠在椅背上,抿了一口已經涼透的茶,笑了一下。
“ 你知道最難的是什么嗎?不是找不到人,是你以為找對了人 ?!?
我沒說話,只點了點頭。
他像是打開了閘門,語速開始加快。
“你以為我只踩過這一次坑?這幾年我算是見識齊了。有一個我印象特別深。那哥們來了之后,特別會帶節奏,任何事都有總結、有邏輯、有復盤。開口必說在我以前那家門店……每句話都像PPT原聲朗讀器?!?/p>
我問:“XX集團出來的吧?”
老韓說,“對。你怎么知道?他說我們這店要提升專業度,第一步是組織架構重建。你猜他怎么搞? 我們店就70間房,他硬是分出六個部門, 每個部門還要做‘季度目標圖’。”
“有用嗎?”我忍不住問。
老韓臉又是一黑:“我要真是天天搞團建,他還真挺合適,主要他還非要每位員工統一發型,笑容弧度都得統一,說是品牌識別度高……”
“流程是順了,房還是沒人住啊?!彼湫σ宦?,“這種人不是不能用,但你給他放進我們這三線城市酒店里,他就是帶著高鐵工具來修自行車?!?/p>
我沒插上話,他已經進入吐槽的節奏。
“還有一個,說自己干了十幾年,從前臺干到店長,經驗特別足。來我們店第一天,八點半開全員晨會,帶著員工跳抓錢舞,還喊口號說今天訂單一定來?!?/p>
老韓繼續回憶:“他上午帶隊跳舞,中午看著監控刷手機,晚飯前再搞個服務點評反思會,看著挺忙,其實 每天最核心的任務是在我面前寫三個大字——沒閑著 ?!?
“可問題是他不琢磨市場,也懶得跑渠道,每次我問他暑期訂單咋樣了?他都要先講十分鐘團隊氣場,結果被我抓到用私人二維碼收款!”
我尋思:“這就嚴重了吧?”
他搖了搖頭:“我那時候才明白,有些人干得久,不代表干得準,也有可能是干得越長混得越長?!?/p>
老韓頓了頓,語氣突然冷下來:“不過最離譜的是我去年趕走的那位流量大師?!?/p>
我很好奇,不由得挑了下眉。
“那哥們真敢說,上來就說咱要爆,就得整不一樣的,把我講得一愣一愣的。他的核心思路是啥?短視頻內容矩陣+視覺升級,聽起來是不是特別酷炫?”
我說:“這簡直像新東方老師轉行來做酒店了,你撿到寶了?!?/p>
他哼了一聲:“我也真以為他啥都懂, 天天都是打爆單點流量,就能拉動整體收入這些大詞, 結果你猜他每天都在忙叨啥?”
老韓哭笑不得地稱,“這哥們就一招,組織員工拍劇情短片,用客房演閨蜜翻臉、情侶分手、凌晨痛哭,一邊拍一邊說這就是我們酒店獨特的溫度。”
我說:“他這是進組拍片了吧?”
老韓很無語,連稱,“你說得太對了,三個月下來,抖音點贊倒是有幾個,入住率沒見漲,員工天天拍小視頻,本職工作都快忘了,他自己退場前說了一句內容起量還需要時間……”
“我現在一聽到我們以前是XXX、打造內容標簽、執行閉環管理,渾身就起雞皮疙瘩。因為每一句都可能是坑的開頭?!?/p>
我笑著問:“所以你現在最大的愿望是啥?”
老韓盯著桌面,嘆了口氣:“招到一個能讓我別天天懷疑人生的?!?/p>
然后,他抬頭看著我,眼里帶著一點笑意和一點不甘:“你說我這幾年投了幾千萬開酒店,是不是順便上了一套野路子的商學院課?”
三
老韓吐槽完一通,終于緩了口氣,盯著窗外發呆。
沉默了幾秒,他突然笑了:“我后來想明白了,大多數不靠譜的店長是他們壓根就沒想清楚,他到底在為誰負責,他的目標和我的目標是不是一回事。”
他頓了頓解釋: “店長都是酒店集團的人,認為流程對了,評分漂亮了,拉新會員了,就等于完成任務了,但我這個老板是要結果的,是現金流、是利潤、是員工穩不穩定。”
我表示,這在行業里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店長和酒店業主經常是兩種世界觀。
他看我一眼,笑:“你這話講得太貼切了。說白了就是老板想活下來,店長想的則是完成集團任務,所以只要不統一邏輯,遲早都要吵。”
“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們。”他又轉了話頭,“現在很多年輕店長其實也不容易。說實話, 大多都是剛學會飛,就被酒店集團推下了山崖,要業績、要口碑、要培訓,還要寫日報。 ”
我理解他想表達的:“其實就是老板想招一個救火隊長,店長想在集團往上爬,等于一個拿著水管找煤氣,另一個拿著圖紙面對明火。”
他抬頭看著我,點了點頭:“所以現在我的招人標準變了,那些一上來就說以前我在xx的時候怎么怎么樣的,對不起,我怕了?!?/p>
我聽得出來,他是真的累了。
老韓放下茶杯,看著我說:“熙少,你覺得現在還有沒有靠譜的店長?”
我想了想,說:“當然有了,他們每周要總結OTA玩法、處理客訴、帶團隊、盯價格、跑渠道……”
他愣了一下,笑了:“那看來我是倒霉,抽到的全是鬼牌。”
之后,老韓又認真起來:“說到底,老板和店長應該不是對立關系,一個坐在駕駛位,一個在幫忙看導航,如果雙方都想開這輛車,那它一定開不遠?!?/p>
我沒接話,等他把杯子喝干,做總結陳詞。
老韓痛定思痛,他說,“下次再招人,我就一句話: 吹以前干多好沒用,業績說話。 ”
聽著這套反洗腦宣言,我問他:“那你準備什么時候開始找新店長?”
老韓最后一攤手,嘆了口氣:“明天就得開始,趁著OTA評分還湊合能看,要不真來不及了。”
窗外風起,茶水見底,直到我離開,老韓還坐在那里,他像剛打完一場硬仗,正在努力與自己和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旅界 (ID:tourismzonenews) ,作者:theodore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