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虎:手機斗獸場另類活法
年初跟韓寒見面。劉作虎問他,你去年《后會無期》賣得不錯,今年拍什么。韓寒說,今年要再拍,就是透支,要沉淀一下,明年再看。這話讓劉作虎心里踏實,決心一加手機得讓韓寒代言。韓寒有內涵,有自己的節奏。劉作虎有點經過孤獨夜行后忽然撞上同路人的感覺。
周鴻祎說手機業已經不是紅海,是血海。每星期都要上頭條,每個月要放顆衛星,換了塊能用來做飯碗的鋼板也要讓全世界知道,對手的底褲一絲不漏趴下來游街,價格只有更低沒有最低,CEO不是脫口秀九段也得抓緊業余時間煉成rap歌手。否則那些焦躁著獵奇的眼球怎么會落到你身上呢。
一加手機在2014年4月發了第一代,定價不是499不是999,是2000。一款手機賣了一年多。直到2015年5月發布操作系統氫OS。其它時間沒動靜。在高潮不斷的手機業,一加是個另類。劉作虎這個人文縐縐,話不多,喜歡笑。跟周鴻祎、雷軍、黃章、羅永浩、賈躍亭這幫老江湖、大口炮、野蠻人、獅虎獸一比,像只小鹿子。
一加手機已經盈利。每月出貨量穩在10-20萬臺,2014有100萬臺,60%以上賣給了老外,最多是美國和印度。劉作虎跟一群創業者去硅谷考察,接連有人上來要購買碼,同行的一位小米的副總挺驚訝。新浪在硅谷調研100人,只有一個人用中國手機,就是一加。《紐約時報》報道過的唯一的中國手機是一加。TechCrunch去年候選的5個年度新創公司有一加,史上唯一的中國公司。
劉作虎活下來,靠的是另類不跟風。你低價搶人,我就守高價;你快,我就慢;你比參數,我說感性;你大干快上擠風口,我只走自己的路。可能會有創業者從他的故事里得到安慰。你守住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緊跟潮流,跟對手劃清界限而不是死纏爛打,也有機會在血海里活下來。當周鴻祎把手機降到399跟雷軍玩相撲對抗時,你也許最好朝著相反的方向狂奔。
德國車好,韓國車次。這是在長久在老百姓心里的印象。這印象怎么來的。德國車關門,peng的一聲,干脆響亮,有質感。韓國車關門,pia的一聲,沉悶無力,像踩到碎玻璃。德國車沒說自己好,韓國車沒說自己不好。你聽過幾次peng和pia后,潛意識里就自然給它們貼了標簽。絕大部分人說不出來為什么。那個標簽卻是根深蒂固的。
這是劉作虎掛在嘴邊的例子。當你創造了50個這樣的細節,在不經意間不斷撫摸用戶的情緒,他就會愛上你,即使他自己也說不上來為什么。用戶可能因為你價格多低、多少像素、多大的屏幕或多高的跑分而買你,卻不會因為這個愛上你。當他愛上你,他不知道為什么。那是一種感覺。
之前做一加手機的懸浮屏,屏幕要比邊框高0.5毫米。但做出來是0.6毫米。劉作虎怎么看都覺得不舒服,要工程師降下來。說降不下來。劉作虎就說,那你降0.05,這比一根頭發絲還細。最后是邊框抬了0.05,屏幕降了0.05。劉作虎就舒服了。為此重開一套模,周期拖了半個月。要做極致的產品,人人都這么說。是不是真在做,判斷標準是你能不能付出血的代價。
能付出血的代價,就走向正循環。不能,就走向負循環。iPhone的生命周期能保持一年,大多國產手機只有三四個月。咬住牙把產品做好了,生命周期自然更長。若一心趕時間窗口,對瑕疵妥協,用戶買單的周期也就變短。這就逼著你急著做下一款產品,因為扛著市場壓力,也沒足夠長時間打磨,再對瑕疵妥協。走上負循環。
劉作虎是手機行業里極少的講感性大于理性的人,講手機的配置和跑分沒意義。他是那種天生的時時刻刻都在尋找細微感覺的人。這是每天的工作。一款手機能穩定賣一年多,根子上來自于它身上有50個能讓你舒服的但又說不來的細節體驗。下面說一說剛發布的氫OS的幾個細節。
天氣不該只是一個表示溫度的數字,只是表示太陽或下雨的圖標,太干癟了。天氣應該帶給人一種愿意沉浸在其中的感覺。就算是下雨,也要給人一種愉悅而不是陰森的感覺。
氫OS實現出來的效果。若是晴,你會看到一個不斷從底部向上、向外有節奏涌動的多層的圓,從圓心的紅向外逐步過度到粉紅、淡紅,有點像圓形的彩虹,它的涌動就像是脈搏。你感到了溫暖,你身心的節奏可能隨著它一起動起來。
若是雨,你會看到長短不一、顏色也不一的線條從上方掉下來,不是灰色的線條,而是五顏六色,暖暖的。你若手持手機屏幕在眼睛的下方,感覺是雨點在你下面掉落,你像在一個很高的地方,可能會感覺有點失重。若把手機抬高到眼睛的上方,看到的感覺是雨點從上方落下來,似乎更快,似乎就要砸到你的臉上。你的小心臟會微微一顫。靈動的感覺。
氫OS把屏幕上方1/3的空間留做壁紙的展示,把手指能操作的空間縮減到下方2/3。你拿著一個大屏幕手機,一只手就能操作,而不用吃力的想把大拇指挪到屏幕的上方,你可能也因此失手摔碎了手機。這個被叫做“33%的自由”,讓控制力回歸。
劉作虎一直覺得,從左向右滑動按鈕以接電話是個不爽的動作,橫著水平方向的滑動讓人有些別扭,雖然大部分人意識不到。氫OS實現的效果,按住按鈕向下滑動,是接電話,向下其實就是向著自己的身體,這表示一個接納,進來吧。按住按鈕向上滑動,是拒聽電話,向上就是向外,甩出去的感覺,走吧,去你的,心里有點解脫的快感。
關機按鈕就懸在屏幕最上方,你點中它,然后往下滑落,這個按鈕就帶著身后的一層黑幕,跟著你的指尖,跟著你的節奏,落下來,從上到下逐漸覆蓋掉整個屏幕,就像關燈了,夜幕降臨,世界清凈了。你的心似乎也跟著關上了,想好好休息了。
劉作虎要取消“重啟”鍵,只留著“關機”這一個鍵在屏幕上。遭到所有設計師和程序員的反對,不能為照顧感覺的順滑或者簡潔的頁面而砍掉一個必須的功能,這是挑戰用戶的習慣。劉作虎不妥協,強令執行。
iPhone上,雙擊按鈕能回到后臺,大部分安卓手機都照抄。劉作虎覺得這個功能肯定很少人用。雙擊是一個需要記憶的動作,不是人的本能。快速雙擊不是一個能讓人舒服的動作,有人會緊張,怕不成功,有壓力。氫OS維持原本的輕觸按鈕的方式。尤其是以豎排來顯示后臺,不是iPhone的橫排顯示。豎排更利于大拇指上下滑動,左右滑動就感覺別扭,不順。
滑動是讓人多少能產生蕩秋千的感覺,滑翔的感覺,失重之中的放松。小孩子都喜歡滑滑梯,當年風靡一時的《瘋狂的小鳥》也多少利用了這一點。劉作虎稱為“滑動之美”。滑動,而不是點擊,才是符合人性的美感。
很多年,劉作虎一直替那些留著長指甲的美女操心。長長的指甲在一個小屏幕上一點一戳,他在一旁看著就揪心。幾乎是每一次,無論這個美女如何時髦,他會聯想到是一個八十年代的村姑在一個老房子里敲打著一架破舊的打字機。沉悶極了。若看到的是一個用拇指在屏幕上滑動的女孩,他就會很開心,舒暢的感覺。
像這樣的感性的細節,劉作虎能有滋有味的跟你講上一整天。這大概就是不用嗓門大,不用比參數,一加手機也能賣出去的原因。不過他也不是一開始就表現淡定,他曾有過相當毛躁的時候。
手機在去年5月上市,百度指數一下子竄很高,但供不上貨,眼看著關注度一直下滑,7月是劉作虎快崩不住的時候。然后就想著怎么炒作一下,把關注度再提上來。當時準備了幾招,跟對手的產品做對比,踩他們,或者趁著對方新品發布會,找幾個人進去搞點動作,或者抓一些時髦的新聞,往自己身上引。有人很想這樣干,說這才是“互聯網思維”,不這樣干太傻。
劉作虎很痛苦,最后還是憋住了。他說,不要干太low的事,這不是我們的風格。其實說這話時也沒底氣,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機會不會有人買。前途未卜心發慌,還能崩得住。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從前是吃過苦頭的。
劉作虎當年上的是浙大,成績名列前茅,大四已經確定保研。有一天同寢室的哥們要劉作虎幫他代考一門,劉作虎就去了。相互代考,當時很普遍,哥們關系好,學校也不怎么抓。可陰差陽錯,世事難料,劉作虎就真被抓住了,據說是要辭退。當時蒙著頭在宿舍嚎啕大哭了一天,他一邊哭一邊做思想斗爭,干脆跳樓算了,沒臉見家鄉窮苦父老。
后來班主任帶著他去見系領導說情。領導說,打架斗毆可以原諒,但代考太嚴重了,是道德問題。一聽這個,劉作虎就拉著班主任往外走,說,不求人,我走。劉作虎沒能保研,到今天也沒拿到學位證。這個事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認定了兩點:第一,不能在原則上犯錯。第二,不求人,不唬人,靠自己。
咬牙憋過了7月這一關,到了8月,出貨量上來了,逐漸穩在10萬臺左右,海外也同時起來了,Facebook上好評很多,口碑開始發揮作用。劉作虎這才出了一口氣,算緩住了神。那段時間,大學代考受罰這檔子事,一直在腦袋里反復轉,趕不走。
這是個節點。家有余糧心不慌。往后走,劉作虎就越發堅持一些東西。毛躁時有過的各種邪念都堅定的拋棄掉。劉作虎之前在步步高和OPPO干了15年,一路提攜他的CEO陳明永,還有后面的大老板傳奇人物段永平,他們叫“阿段”,這兩個人最強調的就是本份,也是OPPO的理念,寧可慢一點,盡管面臨壓力和誘惑,一定要堅持事情的本質。
當年做藍光DVD,本來要趕07年美國圣誕節,但幾個細節沒做到位,劉作虎很糾結,就去找阿段。阿段很平靜,說了一句,趕不上今年圣誕節,那就趕明年咯。然后這款DVD就推遲了一年上市,上市就火了。美國媒體說這是最好的藍光,品牌一下就出來了。阿段說過,連自己都不滿意的東西,出再快也沒用。
陳明永做OPPO多年,穩穩當當,他心里堅持的東西,是更健康、更長久,本份,不占人便宜。做企業不是要挑戰誰,要自己少犯錯。很多人死了,你還活著,活下來就是好的。現在做一加,劉作虎比以前更經常、更深刻想起兩個老板。韓寒說,生活的道理聽了很多,可還是過不好生活。劉作虎一直欣賞這句話。他現在知道,只有自己做了企業,你才真懂了那些道理。
一加剛開始做電商平臺,用到一個外包公司的軟件系統,對方收取服務費是每筆交易5毛,每天上限是5萬。同事很得意的給劉作虎匯報,說占了便宜。一加是每個禮拜只開放購買一次,每個禮拜只需付5萬,外包公司不知道這個,否則每天上限不可能是5萬。劉作虎把他罵了一頓,不要把人當傻瓜,人家賺不到錢,最后誰跟你合作。同事說,我也沒騙他。劉作虎說,你內心里想占人便宜,這不是本份。
一加手機有一個碎屏險,屏幕意外壞了,給換新機。客戶總監說,若有人就是故意把手機丟到火鍋里讓你換新機,不是虧死了。劉作虎給的原則是,相信人是善的,不是惡的。給海外用戶寄新機,時間長,傳統做法是收到舊手機再寄新機。劉作虎說,只要用戶把手機寄出來了,就立刻寄新手機過去。可能是1%的人故意騙手機,但99%是善良的。你相信人善,人就善。你把人當騙子,人就都成了騙子。
一加在海外出過一個事故。一次搞活動,說只要踩到5萬這個數,就送手機。瞬間很多人參加,服務器沒扛住,好幾個人都顯示踩到了5萬。一加海外的運營就解釋,說服務器出問題,其中一個人就鬧,寫信給媒體。劉作虎在Facebook看到這個事,把海外的運營罵一頓。你的問題,你就要承擔。運營解釋了一堆,有他的理由。劉作虎說,我不知道具體,我只知道原則,原則就是,做人要本份。
一加手機國外銷量占60%以上。招了很多老外做海外的運營。各國的文化和習慣,當地的情況,劉作虎也不懂,也不去一一了解,全部放手,老外自己去做。老外有問題來問,劉作虎就說原則,只說原則。
韓國一家移動運營商的高級副總裁找過來,要合作,據說是給了很大讓步,可以現款現貨,要幾十萬臺。劉作虎沒接受。一加體量還小,你一筆幾十萬臺的訂單,可以一下子把我催大,但萬一哪天天災人禍你不要了,庫存就把我搞死了。韓國人非常認可。就算99%的可能是個機會,但有1%的風險,致命的風險,寧可不要那99%。這也是本份。做產品感性制勝,做運營則相反,半點感性不得,絕對理性。
一加進印度,亞馬遜在印度排第二,第一的是當地一家電商。亞馬遜的老大找過來合作。劉作虎見過一次,沒做決定,說,我哪天在香港,你再到香港來見一次。印度人就帶了三個人到香港。劉作虎說,先不談合作條件,不談利潤空間。我們先聊聊理念,我是怎樣的人,你是怎樣的人,我的底牌告訴你,你的底牌告訴我。我不會找另一家來壓你,你也不要想利用我一下,然后再找其它品牌打我,要干就捆在一起。結了婚,就穿一條褲子,心里不要有其它想法。
這些都談完之后,理念一致,該怎么干怎么干。合作條件什么的,都簡單,互信牢固。我就告訴你成本多少,毛利多少,我賺多少,你分多少。我沒賺錢,就真的是沒賺錢。哪天你毛利不夠了,我就讓給你一點。哪天我多賺錢了,我就直接給你加一點。很單純,不要藏著掖著。如果一開始不談理念不看人,沒信任,都在猜,就是無間道,太累了。
有一次跟一個大手機廠商聊天。劉作虎問,你跟高通合作得好好的,怎么要引入另外一個高通的對手。他說,我現在量這么大,一不小心就會被人掐住脖子。劉作虎說,你引入一個對手,不就逼著高通不跟你一心一意的合作嗎。若是戰略合作,有信任,就沒有問題。這樣做的好處,可以花更少時間處理合作這些事,大部分的時間就用來做好的產品,找好的人。
今年初,梁寧在一個創業群里說了個故事。一個親戚用一加,自己覺得好用,給家里人推薦。可一到外面,很多人不知道一加,讓這個親戚覺得沒面子。梁寧就問劉作虎,你們怎么不加大宣傳,知名度也是人買東西的依據。幾個創業者就出主意,有建議去找郭德綱說個相聲,或者請羅胖子來一發。
劉作虎露了個笑臉。回了一句,還不到時候。
他現在有底氣。一加在國外勢頭不錯,當下最重要是把國外市場抓牢,再輻射國內。去年12月進印度,幾萬臺一下就賣掉了,印度是英文國家,受歐美影響深,2000塊以上的手機一個月有40萬臺的市場規模,大部分是蘋果吃掉了,一加可能劃走幾萬臺。
在國內,是個持久戰。但他相信兩到三年,一定會成。已經有幾十萬的種子用戶,口碑好,這是立足之地。有些公司大干快上,全面進攻,無可厚非,風險也大。劉作虎說,大家生存法則不同,我就是慢慢來,這是我的路。幾百塊的手機,不是我想要的。我只做自己滿意的手機,該賣多少賣多少。將來是百花齊放,不是幾家獨大。
做企業像打太極,是個修行的過程。技能需要不斷有提升,但不是最核心。最核心的是你的原則,要本份。每天在打仗,每天做選擇,每天都在修行。每一個選擇,都是考驗你最根本的東西,那跟技巧無關。
今年3月,韓寒代言一加手機的廣告終于登上全國的分眾的屏幕。這個事起因于去年的7月,劉作虎看到韓寒為宣傳《后會無期》說的一段話,這段話當時就讓劉作虎心里暖暖的。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沒什么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若沒有大量的積累,沒有大量的思考,是不會把事情做好的。
這是一個臺風來了豬都能飛的時代。但我不希望自己是豬。因為風停了,我們就摔死了。我也不希望自己是風,我希望我們是一棵全天候的樹,可以杵在這里。
總之,和觀眾在一起,大家都很聰明。他們接觸很多新的東西。所以對我而言,做好我自己就是和他們在一起。怎么拉票不重要,對得起他們買的票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