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網紅”特朗普當選總統,新媒體進入智能時代
“超級網紅”特朗普贏了,經過10個月的拉鋸戰,特朗普實現了從紐約到華盛頓,從地產富豪到美國總統的傳奇式跨越。
美國大選歷史也是媒體發展的歷史。羅斯福多次通過無線電波向全美觀眾發表演講,被稱為廣播總統。肯尼迪與尼克松首次將總統辯論搬到電視上,勝出的肯尼迪被稱為電視總統。善于利于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平臺并組織了豪華科技競選團隊的奧巴馬,則是互聯網總統。特朗普所處的時代,正好是社交媒體、網絡視頻直播、移動媒體、自媒體諸多新媒體交融的時代,特朗普和希拉里團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新媒體資源,Twitter、Facebook、Google、Youtube…最終“超級網紅”特朗普勝出了,成為“新媒體總統”。
特朗普利用了新媒體,而新媒體也利用特朗普賺足了人氣和眼球。對于這個四年一遇的超級時政大事件,中國媒體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每家平臺都沒有缺席,網易、騰訊、新浪和搜狐均有制作專題――跟每一次熱點大事件一樣。不過,美國大選報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點資訊,不只是它的內容全面和專業,更重要的一點是體現了新媒體的趨勢。
1、唯一一家將“美國大選”做成頻道的平臺
一點資訊是個性化資訊平臺,在產品上最獨特的體現是,每一個用戶關注的話題都可以成為一個自定義頻道,用戶可對其進行關注,并接收最新消息,眼下一點資訊已有300萬標簽頻道。正是這種做法,使得一點資訊成為唯一一個擁有“美國大選”頻道的平臺――注意,不是專題而是頻道。用戶關注之后,“美國大選”就會擁有一個一級菜單。事實上,不論是這樣的大事件還是小話題,在一點資訊都可以擁有專屬頻道,這樣就滿足了不同人的資訊需求。
2、比門戶更強的內容聚合能力實現立體化報道
一點資訊11月初就有了“美國大選”頻道,成為我了解美國大選的關鍵信息來源。之所以選擇一點資訊,是因為它的內容十分全面。簡單地說,基于搜索+推薦技術的個性化資訊Push,讓一點資訊承載了搜索引擎的作用,它會聚合關于美國大選的內容,包括文章、視頻、問答、直播、百科等等,這些內容來源五花八門,包括鳳凰衛視和鳳凰網(鳳凰是一點資訊大股東,自然會授權一點資訊獨家使用)的優質內容,新華網、人民網等權威專業媒體的內容,以及大量自媒體內容,與依靠標題吸引人氣的低質自媒體不同,一點資訊重點引入了美國媒體人、前方記者、旅美華人、高端智庫、專家學者這類更適合做大選內容的自媒體。
優質內容聚合能力讓一點資訊可以呈現關于美國大選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信息,實現立體化報道,相對而言,如果門戶依靠自制,在內容廣度、角度和深度上都很難與這種聚合方式比肩。
3、基于搜索和推薦技術的精準內容分發能力
有了大量內容之后,一點資訊又基于個性化推薦技術,向讀者定向推薦內容,如果你更多關注希拉里,可能會接收到更多關于“希拉里”的內容。并且,一點資訊的話題不只是支持“美國大選”,還可細化到特朗普、美國、希拉里等細分頻道,甚至平時關心金融期貨話題的讀者也會收到選情結果推送,因為特朗普當選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震蕩。通過技術和數據,一點資訊實現了精細化內容消費。反觀其他平臺,一般是采取全網推送,無法采取定向推送,更別說細粒度定向推送了。
4、在智能技術加持下實現了時效性與準確性的兼顧
美國大選尚未結束之時,國內許多網絡媒體包括門戶在內,已經率先發布了“特朗普獲勝”的消息,雖然事后證明這是對的,但卻不夠嚴謹。反觀美國CNN、Fox等專業媒體則沒有去爭分奪秒,而是在官方確定之后才正式公布結果,這種專業性值得點贊。一點資訊引入鳳凰網即時計票系統,直觀展現激烈的票數競爭過程,并通過技術提高了Push速度,美國大選投票首個開票點揭幕特朗普領先的消息,一點資訊push速度全網最快。特朗普獲勝之后,一點資訊編輯團隊多方比較媒體數據互相印證,并且綜合Fox和NBC數據,才進行推送,做到了全網前三。
不論是個性化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對重大消息發布的嚴謹性、準確性和專業性,都不能丟,一點資訊至少有這個意識,比門戶表現更好,這是要點贊的。
5、不過度依賴技術,而是技術為主+人工為輔的報道方式
一點資訊對美國大選的報道并沒有過度依賴技術,而是采取了人機結合的方式。如果只是依賴技術,現在讀者看到的會是娛樂八卦這類大眾內容,或者自己感興趣的體育科技等內容,引入“編輯推薦”模式之后,一點資訊在內容上注重專業優質內容接入,在推薦算法上強化編輯模式,通過置頂等方式讓更多潛在讀者關注到這次大選。同時,在內容上、Push上具大量應用了專業編輯,實現了人機結合。這讓人聯想到日前一點資訊邀請“門戶教父”陳彤加盟這事兒,顯然,加強人機結合,而不只是依賴技術,將是一點資訊接下來的一個重點方向。
今天看到一個自媒體小伙伴用10分鐘做了一個內容,標題有馬云和小馬云字樣,在某平臺收獲近200萬真實閱讀,這再次說明,如果一個平臺只依賴技術,將嚴重擾亂內容的傳播秩序。如果只依賴技術,內容的傳播效果50%由標題決定,30%由話題決定(政治、明星、負面),10%靠內容排版,5%靠發布時間,只有5%靠內容本身(文筆、邏輯、思想、深度等等),顯然這不是一個好的趨勢。好的內容平臺,應該讓內容本身的價值得到體現,這樣才能引導內容創作者創造更優質的內容。
不得不承認的是,技術正在新媒體中扮演日趨重要的角色。AI正在成為每個行業的新驅動,美國大選的競選支持、選情預測和媒體報道就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新媒體行業而言,人工智能可以改變媒體內容的生產、分發、過濾和消費等所有環節。從報紙到廣播到電視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均是終端設備和內容形態變化而導致的變革,接下來的新媒體潮流將會由技術驅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等平臺均體現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媒體上的威力。因此許多人說,新媒體之后,“智能媒體”已然來臨。不過,從一點資訊們的探索來看,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能技術依然無法離開人,只有將技術與人文結合,才是最佳的媒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