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司法”遍地開花!科大訊飛多項案例獲政法智能化獎項
由法制日報社主辦的2025政法智能化建設案例及論文征集宣傳活動評選結果于近日揭曉。2025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成果展期間,主辦方向獲獎案例單位及論文作者頒獎。
由科大訊飛助力打造的多項案例最終獲獎。其中科大訊飛助力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交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類案應用中的探索實踐》,入選“智慧法院”創新論文;助力安徽省人民檢察院打造的人工智能輔助辦案平臺,入選“智慧檢務”創新案例;助力昌吉市人民法院打造的執行事務集約化、助力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打造的“無書記員記錄+筆錄自動精簡”庭審模式,入選“智慧法院”創新案例。
當前,“大模型”等前沿技術正深度融入、賦能行業,催生出的智能化應用在數字法院、數字檢務等領域遍地開花,有力驅動著司法工作模式革新與效能躍升。科大訊飛積極擁抱這一浪潮,打造星火法律大模型及面向法庭、法官及檢察官等辦案場景的創新應用,此次多個項目獲獎,展現了科大訊飛深耕司法行業的硬核實力,也印證著“AI+司法”的行業前景。
在安徽,人工智能輔助辦案平臺推出了智能輔助閱卷、案件智能審查、文書輔助生成、案卡智能回填等十大應用場景,成為重構辦案流程的“最強大腦”,目前已在全省130家檢察院投入辦案應用,輔助案件辦理11500件,整體辦案效率提升50%至70%。
在西安市雁塔區,“無書記員記錄+筆錄自動精簡”庭審模式,可實現庭審效率提升30%—50%。以“錄音錄像+語音轉寫”取代傳統歸納式庭審記錄,以人工智能自動整理、歸納、生成精簡版筆錄,可以有效為工作人員減負。
在昌吉市,人工智能助力輔助事務流程化、標準化、集約化,執行通知、身份信息核對、網絡查控、網絡查控結果分析、傳統查控、傳統查控結果分析6項輔助性工作,已全部實現自動化處理。在 科技 “助手”的輔助下,昌吉市人民法院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9088件,其中首執5446件,執恢332件,執保1795件,共結案5734件。在同期案件增長67.68%的情況下,人均結案數同比增長62.48%,執行案件平均用時94.49天,較之前提升29天。
“AI+司法”的探索正在步步生花,科大訊飛將持續以全棧自主可控的AI技術,創新驅動司法行業智慧化生態建設,共繪法治中國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