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盤點新能源汽車“隱藏式門把手”危害:專家炮轟“腦殘設計” 阻礙逃生
5月12日消息,之前工信部公開表示,將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并且出臺相應的強制性國標。
工信部提出強化車門把手在事故場景的安全邏輯,增加機械或斷電保護等安全冗余設計要求,規范隱藏式車門內把手、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全標志,保證標志可見性,降低緊急情況下的逃生難度,并確保車門把手的結構強度。
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了網友的熱議,不少人表示早就該這樣做了。
對此,中國 汽車 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章弘認為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主要是能夠體現汽車 科技 感和美觀性”,其次也具有優化汽車風阻和續航的功能。
不過相應隱藏式車門把手也存在一定問題,不少用戶便抱怨相應門把手在低溫時被凍住導致無法開門,而專家則是稱相應門把手設計存在強度不足、控制邏輯存在潛在安全風險、識別操作難、失效、夾手等潛在逃生救援風險。
比如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斷電現象,使電動式外門把手、電動式車門內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礙。同時,相應設計目前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
隱藏式車門把手存在按壓、觸控、感應等多種設計形式,但實際上可以歸類為杠桿式和電控彈出式。
其中,杠桿式主要是通過物理杠桿原理實現,開門的時候按壓一端,另一端便會自動彈起;而電控彈出式主要是通過電力系統進行開關控制,車輛在通電解鎖狀態下通過內部的電機將門把手頂出,鎖車狀態下則會通過電機將其收回。
在一些專家看來,隱藏門把手就是“腦殘設計”,廠商為了美觀、追求低風阻,而把乘客的安全置之腦后。
【來源: 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