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爭奪 3000 億寵物市場?
當代年輕人,再窮再苦,也不能苦了 " 毛孩子 "。
1992 年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成立,寵物行業起步。經過 30 余年的發展, 中國的貓狗數量達到 1.24 億只,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突破 3000 億元。
跨國巨頭瑪氏、雀巢普瑞納,OEM/ODM 代工 + 出口業務起家、近年轉向品牌業務、重注本土市場的乖寶、中寵、依依等本土小巨頭,以及寵物 經濟 崛起后跨界進入的伊利、好利來、小熊電器等,正在爭奪這個冉冉升起的巨大市場。
30 年,3000 億
三十年前,中國不僅沒有寵物市場、寵物行業,甚至連寵物的概念都沒誕生。
以前的狗,主要用來看家護院;以前的貓,主要功能是防治老鼠——所以才有了那句經典諺語,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1992 年,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成立, 管理政策從禁養轉變為限養,并提出 " 伴侶動物 " 這個概念,標志著國內寵物行業的形成。
小貓和小狗,正式被社會作為 " 寵物 " 來看待。它們的角色,也從功能性的小動物,變成了人類的朋友和伙伴。
1993 年,瑪氏入場,成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頭部寵物食品企業。這個當今全球第一的寵物行業巨頭,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產品。
隨后,中寵股份(002891.SZ)、路斯股份發軔于 1998 年;佩蒂股份、天元寵物、源飛寵物、乖寶寵物(301498.SZ)則先后創立于新世紀之后。這兩代公司,構成了如今中國寵物行業的主體。不過,早期,它們基本都是通過 OEM/ODM 模式,將產品出口到海外市場。
隨著雀巢普瑞納等全球頭部品牌陸續進入,外資寵物食品品牌大舉布局中國市場;而中國的寵物食品、用品工廠們,立足于強大的生產能力,將產品輸送至全球。
好在,這種
本土市場和本土產業的交叉割裂狀態
,并未持續太久。
經過 30 多年的和諧相處,寵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顯著提升。在老齡化、少子化、家庭人口數量減少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寵物在中國社會中的角色進一步升級,從朋友和伙伴晉升為 " 毛孩子 ",寵物主自降身份成了 " 鏟屎官 "。
行業數據顯示,中國寵物數量在 2010 年后進入高速增長期,2014 年超過 8500 萬,2020 年破億。
根據《2025 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去年中國寵物總量約為 12411 萬只,較 2023 年增長 2.1%。其中,寵物犬 5258 萬只,同比增長 1.6%;寵物貓 7153 萬只,同比增長 2.5%。
觀念升級 + 數量增長,帶動了中國寵物消費市場的崛起。2020 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僅有 2065 億元左右,2024 年增長至 3002 億元以上,復合年均增長率在 10% 左右。
而且, 寵物經濟呈現弱周期特征。 隨著中國寵物滲透率的穩步提升,逐步向歐美、日本等成熟市場靠攏;寵物消費水平的提升、高端化以及寵物消費的深度不斷進化,其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在這一進程中, 中國寵物行業的產業形態,也正在從出口轉向內需,從 OEM/ODM 代工,到如今全面的品牌化 ,屬于中國寵物產業的黃金時代來臨。
攜寵集體闖 A 股
1998 年亞洲 金融 風暴之后,當過老師的外貿員郝忠禮,發現國外很多家庭養寵物,便從國企離職,在煙臺開了個小廠做寵物食品雞肉干,這便是中寵股份的雛形。
同樣在山東,上世紀 80 年代,郭洪謙開始擔任壽光縣城關鎮冷庫(后更名為 " 壽光縣第二食品工業公司 ")負責人,后企業改制為壽光天成食品,由郭洪謙實控。
此時,壽光天成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涵蓋肉鴨、農產品、鋼結構等產業的集團公司,尤以肉鴨產業為最。
1998 年,壽光天成開始涉足寵物食品領域,并孵化出了路斯股份。目前,該公司由郭洪謙之子郭百禮掌舵。
這兩家山東企業,在混沌的寵物食品行業中摸索多年,才等來了一大批同行者。佩蒂股份、天元寵物、源飛寵物、乖寶寵物等,于 2002 年 -2006 年先后創立。
乖寶寵物入行雖晚,但起點頗高。 秦華原本是山東聊城的公務員,后入職當地肉食大廠鳳祥集團擔任高管。2006 年,他離職創立乖寶,直接從上游原材料切入下游產業。
山東是雞鴨養殖屠宰大省,雞鴨肉正是寵物食品的核心原材料。借助這一優勢,山東形成了最大規模的寵物食品產業集群。中寵、路斯、乖寶,都在山東且相距不遠。
相似的故事也發生在浙江。溫州平陽水頭鎮,自古就以生產皮革為生,是遠近聞名的 " 皮革之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人發現皮革生產的邊角料可以用來制作 " 狗咬膠 "。
于是,浙江誕生了幾家以寵物用品起家的頭部公司,以佩蒂股份(300673.SZ)、天元寵物、源飛寵物為首。其中,佩蒂股份和源飛寵物出自同一家族,因上市前后的利益分配問題,還一度引發糾紛。
后來,溫州平陽因環保問題面臨產業升級,當地企業逐漸弱化寵物用品,將寵物食品作為業務重心, 南北兩大寵物產業集群的業務逐漸趨同。
2017 年,佩蒂股份和中寵股份先后登陸 A 股市場。彼時,市場對寵物行業的認知程度不夠,兩家公司并未掀起太大水花。
經過幾年時間的蓄力,2022 年前后,真正的寵物行業上市潮來了。源飛寵物、天元寵物(301335.SZ)、乖寶寵物先后登陸 A 股。
路斯股份算是最早進軍資本市場的寵物公司,2015 年便在 新三板 掛牌,但后續資本化的道路并不順遂,直到 2022 年才登陸北交所。
相比于老牌寵物上市公司," 新人們 " 明顯更具行業自信, 紛紛把 " 寵物 " 這個標簽,打在了自己的證券簡稱中。
2021 年上市的依依股份(001206.SZ)算是個特例。上世紀 90 年代,這家公司還只是一家鄉鎮化工小廠,九十年代末進入衛生護理市場,后來根據市場環境,逐步將業務重心從衛生巾轉換至寵物護理。
前幾年,至少還有福貝寵物、中恒寵物等多家公司試圖沖擊上市,最終因故終止。期間,中寵股份試圖收購福貝寵物,也未達成。
三股勢力 " 爭寵 "
目前,資本市場對寵物板塊投入了極高的熱情。乖寶寵物后來居上,成為行業老大,市值超 400 億元,市盈率超過 60 倍;中寵股份穩定百億市值;二線小巨頭,也都不遑多讓。
4 月底業績逐步披露后,寵物板塊異軍突起,中寵股份、源飛寵物等多只股票迎來漲停。
寵物板塊的估值,已經遠超 A 股食品飲料及消費板塊的整體水平。
一級市場對寵物市場的關注更早。中寵股份是中日合資企業,伊藤株式會社為其第二大股東;乖寶寵物的背后是外資 PE 巨頭 KKR 和聯想系的君聯資本;中恒寵物得到了達晨創投和江蘇國資的支持。
最近十年,中國寵物行業的投融資持續火熱。去年以來,融資過億元的寵物項目至少包括艾益動物藥品、寵本本、帥克寵物等。
最近五年,寵物市場熱度越來越高。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 年、2022 年," 寵物經濟 " 相關企業注冊數量分別為 97 萬家、98 萬家,2023 年、2024 年更高達 190 萬家、168 萬家。截至目前, 我國現存 " 寵物經濟 " 相關企業多達 478 萬家。
火熱的寵物經濟,正持續吸引業外企業跨界跑步進場。
去年 2 月,好利來推出寵物烘焙品牌 Holiland Pet;4 月,森馬集團旗下貓食品品牌倍迪家正式亮相;6 月,第一醫藥宣布開設首家寵物友好藥房。
今年初,伊利股份對旗下 " 依寶 " 寵物牛奶的運營公司增資;巴比饅頭母公司巴比食品成立了一家專注于寵物食品及用品的新公司貝雅福。它們,都想培育出下一個依依股份。
去年以來,百度、小米、松下、海爾等公司,也爭相入局,推出寵物相關的硬件產品。它們的進場,尤其是 AI 的加持,將 快速推進寵物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什么值得買數據顯示,2025 年 Q1," 寵物攝像頭 "、" 寵物空氣凈化器 " 搜索量同比增長 12.6% 和 121.6%," 自動貓砂盆 " 訂單量和 GMV 分別同比增長 88.1% 和 161.9%。
盡管,跨界玩家目前在寵物市場所占份額很小,但它們攜品牌、產品和 科技 實力,以降維打擊的姿態進入,不容小覷。
近些年崛起的中國本土寵物品牌,原本占據先機的傳統外資品牌,以及正在持續進場的跨界派們,共同構成了中國 3000 億寵物市場的三大勢力。
一方面,本土品牌攜產品和渠道優勢,在食品和用品這兩個寵物傳統大類上,對外資品牌形成不可阻擋的替代。
另一方面,跨界派們以自己的科技和產品實力,極大豐富了寵物行業的產品和服務供給。
三股勢力同場競技,中國寵物產業的市場規模和業務深度,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來源:斑馬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