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Phone到“AI瘋”:6000億的工業富聯只是開始!
7月的A股市場中,工業富聯無疑成為最受關注的公司之一。在AI相關業務推動下業績增長提速,股價也持續上漲,7月29日公司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創下歷史新高。這并非偶然的“風口上漲”,而是一家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緊抓產業大變革機遇重塑自身價值的必然。營收(2024年營收首次突破6000億)與市值雙雙跨越6000億門檻,預示著一個超級周期開始了!
蘋果 起步,鍛造全球制造底座
稍微有點研究的 投資 者應該知道,工業富聯起步于蘋果供應鏈的精密制造(不是組裝),從第一代iPhone開始就是高端精密結構件的核心供應商,十幾年來與蘋果共同經歷了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效率革命與工藝升級。
可以說,在與蘋果的長期協作中,不僅塑造了工業富聯的制造底盤,也幫助其在多個維度上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全球領先的精密制造能力、新品導入與質量穩定的工程能力、超大規模的快速交付能力、對復雜客戶體系的協同能力、流程管理體系與供應鏈整合經驗。
更重要的是,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長期深耕,讓工業富聯懂得如何跟隨時代遞進以及技術革新,實現自我迭代。進入AI時代,公司突破傳統業務邊界,延伸至AI服務器、液冷系統、高速交換機等前沿產品模塊,建立起從產品設計、關鍵組件到系統交付的完整能力。制造能力也從“訂單驅動”轉向“技術平臺驅動”,更早地參與客戶的產品定義與協同研發。
從為智能 手機 服務的制造企業,到主動融入AI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參與者,工業富聯逐步奠定了“AI手機+AI算力”的雙龍頭地位,其強大的智能制造能力,包括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等前沿領域也同樣領先業界,市場轉變了估值邏輯,這是本質的不同。
大象起舞,AI驅動業績狂奔
工業富聯的業績增長曲線可以說與AI產業爆發形成完美共振。2023年,當AI大模型的概念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工業富聯也正式迎來了算力業務的爆發,當年云計算業務營收達到1943億,其中AI服務器占比為30%。
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加速演進:全年營收首次突破6000億達到6091億,同比增長28%,其中云計算業務貢獻3194億,同比激增64%,占總營收比重過半。AI服務器更是以超150%的增速成為核心增長極,在云計算業務中的占比突破四成,直接拉動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0%至232億。
這一增長動能在2025年持續釋放:一季度營收1604億,同比增長35%;凈利潤52億,同比增幅達25%。預計第二季度凈利潤為67億到69億,同比上升48%至52%,第二季度AI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超過60%,800G交換機營收達2024全年的3倍。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將達119億至121億,同比增幅高達37%至39%,創下近三年同期最強勁增速。
這背后不僅是AI服務器需求爆發的市場紅利,更是工業富聯在AI產業價值鏈中戰略卡位的成功體現。通過前瞻性的技術布局和垂直整合能力,公司已構建起從GPU基板到整機系統的全棧制造優勢;而與英偉達等巨頭的深度綁定,更使其成為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支點。這種“技術+生態”的雙重壁壘,正推動工業富聯從智造龍頭向AI算力解決方案的規則制定者升級,其產業影響力已遠超傳統供應鏈角色。
龍頭升級,邁入超級周期主戰場
目前市場對工業富聯的成長路徑大致形成三階段認知:短期看GB200的量產交付;中期看北美產能釋放及新平臺導入;長期則關注AI算力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的持續滲透。
短期和中期已經毫無疑問,因為資本市場已經給出了最確定的答案和選擇。而在更長周期下,AI算力的全球需求依舊強勁。根據Gartner預測,到2030年全球AI算力市場規模有望達到數萬億級別。無論是自動駕駛、工業機器人,還是企業級智能服務,背后都依賴強大的算力基礎設施。工業富聯具備繼續成為最大受益者的發展潛質。
講到這里,可以借鑒一些超級周期中誕生的超級牛股。A股歷史上,不乏制造企業通過產業趨勢與能力升級,實現從“制造商”向“ 科技 平臺”的轉型,其中寧德時代就是典型案例。
寧德時代最初為動力電池制造企業,通過對技術的持續投入、對頭部客戶的長期綁定,以及產業鏈上游整合,成功在新能源 汽車 產業中確立主導地位。在電動化趨勢推動下,其市值從千億級迅速躍升至萬億級別,成為產業轉型中的代表性企業。
將工業富聯類比寧德時代極具啟發性,兩者都抓住了全球能源結構(電動化)與信息結構(智能化)根本性轉變的歷史性機遇,并憑借在各自領域積累的極致制造能力、深度綁定核心生態伙伴(如寧德綁定車企/鋰礦,工業富聯綁定英偉達/云巨頭)、以及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垂直整合,實現了從“關鍵供應商”到“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提供者”的蛻變。市場賦予其更高估值溢價的底層邏輯,是將其視為承載并驅動未來核心產業趨勢的“科技底座”。
從iPhone起步,靠智造發家,因“AI瘋”重估,工業富聯正從一個周期穿越到另周期。市值會有波動,但長期價值不會說謊——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它背后清晰的方向、扎實的能力,以及承載新周期的產業角色。也許不用太在意6000億這個數字,因為真正的大戲,才剛剛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