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終端安全遭遇“花樣釣魚”:這位金融用戶讓紅隊的186個木馬全部失效
終端安全:永恒且激烈的安全戰場
在網絡和信息安全這一命題里,人往往是最為薄弱的環節,人使用的終端自然就成了攻防對抗中的 “兵家必爭之地” 。終端安全是網絡安全領域 最激烈、最持久 的戰場之一,處于 “人” 這個關鍵因素和 “數據” 這個核心內容的交匯點。圍繞這一戰場,安全產品不斷迭代更新,催生了從基礎殺毒到高級EDR/XDR、從漏洞管理到零信任的龐大技術、產品體系。
終端安全建設為何如此重要?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原因:
攻擊的起點
一旦終端被攻陷,攻擊者就能以此為跳板進行橫向移動(感染內網其他設備)、提權、竊取數據、部署勒索軟件、建立持久化訪問通道。
數據的終點
敏感數據(文件、憑證、郵件等)最終在終端上被創建、訪問、存儲和處理。
用戶行為的載體
用戶的所有操作都在終端上進行,極易成為執行惡意操作(如點擊惡意鏈接、運行惡意附件)或成為社會工程學攻擊目標的載體。
攻擊面巨大且分散
大多數組織中的終端數量龐大,類型多樣(含PC、筆記本、服務器、 手機 、平板等),地理位置分散(遠程辦公場景),因而管理難度極高。
安全邊界模糊
云計算、移動辦公等的出現讓傳統的網絡邊界逐漸消失,終端本身便成為了新的、動態的安全邊界。
那么,終端又為何總被攻擊者緊盯?
屬于高價值目標 ,攻擊者可以通過終端直接獲取用戶憑證、敏感文件、訪問權限等。
成功率高 ,利用人的弱點和終端軟件的漏洞(如未打補丁的操作系統、應用)容易攻擊成功。
具備持久性和隱蔽性 ,攻擊者在終端上植入惡意軟件可以長期潛伏,竊取信息或等待指令。
是橫向移動的基礎 ,被攻陷的終端往往是攻擊者深入組織內部網絡的理想跳板。
困頓之局:終端安全的建設痛點
在終端安全建設中,很多用戶往往覺得 “裝了一堆軟件還是不安心” ,綜合用戶的問題和疑慮,并與一位 金融 行業用戶的安全負責人展開了深入交流,我們發現用戶在做終端安全時,正面臨著四大亟待解決的痛點:
釣魚攻擊手法迭代快,愈發防不勝防
釣魚攻擊已成為實戰攻防中最常用的手段,其手法愈發隱蔽、迭代極快。釣魚本質上是利用人性弱點的社會工程學攻擊,攻擊者通過誘導受害者執行危險操作來突破防線。
“我們前段時間內部組織了一個月的高強度攻防演練,攻擊隊的最終突破口,無一例外都是通過釣魚獲取用戶終端權限,他們甚至采用了多人配合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對我們分支營業部的員工進行釣魚。” ? 這位金融行業用戶的安全負責人坦言。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釣魚與社工攻擊難以完全杜絕,一旦終端或身份失陷,后果難以管控。
攻擊者繞過技術升級,攻防資源差距懸殊
AI技術加持下,攻擊者繞過技術不斷升級。但企業的安全建設在人員、資金、專注度上,根本無法與技術成熟、組織嚴密的APT攻擊團伙、黑灰產勢力等抗衡。實戰中,攻擊者會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突破層層防御(如釣魚、定向繞過殺軟),往往防不勝防。
這位安全負責人深有感受: “經常打攻防的人都知道,攻擊隊的木馬一定會拿主流的殺軟、EDR測試一遍才使用,而木馬一旦在內網終端獲取權限,橫向擴散幾乎無法控制,內網必然會被打穿。”
傳統隔離方案難以平衡成本與體驗
傳統的安全隔離方案大多采用雙終端、雙BYOD/CYOD(雙桌面)等模式,不僅成本高、管控難,更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作為安全部門,我們不能忽視員工使用的便利性 —— 比如訪問 互聯網 時要頻繁切換終端,體驗太差了。我們追求的是讓不懂安全的員工也能 “順滑” 完成安全辦公操作。” 該安全負責人表示。
如何平衡安全性與使用體驗,是很多用戶在安全建設中都要考慮的一個共性問題。
產品堆疊導致終端性能消耗巨大
為保證終端安全,很多用戶都會選擇 同時開啟 多種安全軟件(殺毒、EDR、DLP、桌面管理等)。然而,將這些“重量級”安全工具同時部署在一臺終端上,會導致各自的運作競爭 有限的系統資源 (CPU、內存、磁盤I/O、網絡帶寬等)。
這種資源消耗的直接表現就是:員工在進行日常辦公操作(如打開文檔、啟動程序、保存文件、網頁瀏覽)時,會明顯感受到 系統響應變慢 、 操作卡頓 、甚至 程序無響應 , 這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也極大損害了員工對IT環境的滿意度。
破局之道:以非對抗、原生安全防御理念守住終端安全底線
當安全體系陷入與木馬 “貓捉老鼠式” 的對抗泥潭,當終端上部署的層層安全防護被APT組織繞過,該如何守住終端安全的 “最后一道防線” ?
“我們嘗試過很多方案,都沒能徹底解決問題。結合種種探索研究我意識到,以 進程級沙箱隔離 為底線機制,將攻擊者逼到必須突破沙箱網絡隔離的單一場景下,再輔以 輕量化、簡單化 的EDR、DLP等手段重塑終端安全體系,或許是當前技術條件下,防御釣魚勒索、保障數據安全的 終極解決方案 。”該安全負責人表示。
這一思路與深信服零信任上網沙箱方案不謀而合,于是雙方迅速達成合作。
零信任上網沙箱方案以 ? “上網安全” ? 為核心能力,為終端訪問互聯網構建一個 安全隔離 的環境 —— 能夠實現 限制程序隨意運行 (如僅允許指定程序訪問互聯網)、隔離沙箱內外的數據與網絡,從根源上阻斷 釣魚遠控 、 病毒入侵 與 泄密風險 ,同時可與AC產品聯動,實現用戶認證、上網管控一體化。
深信服零信任上網沙箱方案
這道“沙箱防線”是如何守護用戶終端安全的?
沙箱內外網絡隔離:攻擊者無法觸及本地網絡
通過在終端創建與本地環境隔離的 ? “安全上網空間” :本地桌面與上網空間網絡是 邏輯隔離 的, 上網空間 無法訪問本地網絡 。該空間內運行的軟件(應用)還具備SSL加密通信、落地文件加密、網絡隔離、剪切板控制、外設管控、程序管控、文件外發管控、屏幕水印等全方位數據保護功能。
即便對抗類安全產品被繞過,上網沙箱也能 切斷攻擊通路 ,讓攻擊者無法觸及核心網絡—— 這就是 “最后一道防線” ?的核心價值。
上網沙箱用戶使用界面
底層邏輯:從根源切斷C2與木馬的致命連接
用戶所有互聯網訪問操作均被嚴格限制在沙箱內,并配合進程白名單(僅允許運行主流合規軟件)。這從根本上切斷了 “連接C2” 與 “運行木馬” 的致命連接:
能連C2,無法運行木馬: 沙箱內應用雖可聯網(可能連上C2),但受白名單限制,遠控木馬無法在沙箱內執行。
能運行木馬,無法連C2: 個人桌面默認不允許訪問互聯網,即使惡意程序僥幸在本地桌面運行,也會因網絡隔離無法連接C2服務器。
從根源切斷C2與木馬的致命連接
兼顧成本與體驗:低成本、好管理、易操作
與傳統雙終端、雙BYOD/CYOD(雙桌面)方案相比,深信服零信任上網沙箱方案有幾個顯著優勢:
低成本,易部署: 直接利用用戶終端現有的硬件資源,業務數據隔離加密存儲于本地,用戶側部署僅需安裝客戶端軟件,無需額外操作系統,開箱即用。
管理便捷高效: 安全團隊可以預設不同的網絡環境,每個網絡環境可以基于應用、目標地址、人員組織等靈活設置網絡訪問權限,員工在終端可以一鍵切換網絡環境,滿足不同的辦公訴求,提升辦公效率。
用戶體驗感好: 在員工使用終端的過程中,可以通過 本地空間的進程白名單能力 不改變其原有業務操作習慣,或者在訪問互聯網時,通過鏈接或程序自適應提示即可自動拉起上網空間,操作簡單,讓 “小白用戶也能輕松使用” 。
“通過沙箱預設終端網絡環境的功能是個很大的亮點,很實用。我們根據公司實際需求設置了 多種網絡環境模式 ,并根據使用需求分配給不同的用戶和終端,用戶可以在這些網絡環境中 隨時靈活切換 。目前使用體驗比之前好很多,功能性和便捷性都十分契合我們的需求。” 該安全負責人表示。
金融行業用戶之聲:讓紅隊的186個木馬全部失效了
金融行業歷來是網絡攻擊者的? “必爭之地” ,其安全建設標準本就嚴苛,基礎防護體系也是各行業中最為完善的。但隨著 協同辦公軟件 的普及,以及關鍵人員工作中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訪問需求,內網終端開放互聯網權限已成常態,這就導致終端面臨的 釣魚、遠控、中毒及數據泄露 陡增。
“對 金融行業 來說,用戶終端不僅存儲著海量的敏感數據,同樣也連接著金融專網,因此對于安全的要求是 ‘零容錯’ 的,沒有失敗的機會——一旦被攻破,企業的經營、財產、信譽都可能遭受毀滅性損失。我們要的不是‘大概率安全’,而是近乎 100%無死角 的 萬全之策 。在終端安全方面,目前基于木馬、行為檢測和對抗式的方案都滿足不了這個要求,更別說未來還需要考慮再疊加對數據安全的需求。”某金融行業用戶的安全負責人直言。
在近期的實戰攻防演練中,該金融行業用戶正是依靠這一機制,成功遏制 多起高級釣魚攻擊 ? —— 攻擊者雖誘導用戶運行了木馬,但全部因被沙箱隔離從而 無法實現遠控 。
“我們收集了186個紅隊在攻防演練實戰中使用的遠控木馬,直接在終端上運行后,實測均無法突破上網沙箱的這層防線。” ? 該安全負責人表示。
對于未來的發展,這位安全負責人給出了積極的期待,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實際上,沒有任何一種安全產品和方案可以實現100%的防御,上網沙箱的非對抗、原生安全防御理念也并非完美無缺。在改變當前終端安全攻防方式的同時,對產品自身的安全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以上網沙箱為基石,輔以輕量化的EDR、DLP終端安全方案,有望在終端安全的戰場上實現安全和體驗的平衡,打破 “被動響應、資源消耗、技術滯后” 式的惡性循環,重塑終端安全體系。”
深信服零信任上網沙箱方案 ,致力于為對安全有極致要求的用戶,構建保護終端安全的 “最后一道防線” 。通過 “本地重辦公+沙箱輕上網” ? 的新思路,實現辦公空間和上網空間網絡與數據的安全隔離,在提供開箱即用便捷體驗的同時,提供極致的安全保護, 讓用戶在復雜網絡環境中,真正實現 ? “安全無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