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暴雨遇上氣象管家:墨跡天氣如何重構極端天氣應對決策
中央氣象臺8月5日10時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8月5日14時至6日14時,遼東半島、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天津南部、山東中北部、河南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四川盆地東部、廣西中東部、廣東、臺灣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東南部、山東北部、廣西東南部、廣東中部和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廣西東南部、廣東中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近期,全國降雨頻繁,多地累計雨量遠超常年,不僅給公眾生活、出行等帶來極大不便,而且加劇了城市內澇、山區滑坡、洪水等災害風險。在極端天氣頻繁來襲的當下,氣象服務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墨跡天氣通過精準預報,幫助公眾有效應對極端天氣,防范強降雨引發的次生災害。
極端天氣來襲,多地面臨嚴峻考驗
傳統氣象服務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極端天氣時,逐漸暴露出其局限性。預報的范圍較為寬泛,難以精準到城市的各個角落,致使居民難以及時獲取所在具體位置的詳細天氣信息。而且預警往往是提前較長時間發出,缺乏對短時間內天氣變化的即時追蹤與更新,當危險突然降臨時,人們常常措手不及。
面對強降雨,傳統氣象服務僅能告知降雨概率和大致雨量,卻無法針對不同場景,比如步行、駕車、騎行等,給出相應的安全提示與應對建議,導致人們在極端天氣中難以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而且,在極端天氣頻發與現代生活節奏加速的雙重挑戰下,用戶對天氣信息的需求已從“是否下雨”升級為“何時下雨、雨勢多大、如何應對”。
墨跡天氣“定點速報”,成暴雨中的智慧決策助手
面對這些傳統氣象服務的痛點,墨跡天氣憑借技術創新,推出了“定點速報”功能,為用戶帶來全場景強降水服務,成為大眾在暴雨中的智慧決策助手。“定點速報”功能覆蓋用戶所在地點過去8小時與未來48小時的逐小時降水預報,通過CLDAS雷達拼接與高精度降水反演技術,結合國家預警中心滑坡洪澇指數、高德路況數據等多源數據,為用戶提供精準的雨情預報及風險預警。
該功能還會自動識別高危時段,并根據步行、騎行、駕車等不同出行場景,給出貼心且實用的安全指數與裝備建議。比如正在下大雨地區的用戶會收到“大雨定點速報”,包括未來48小時降水量預報、出行提示預報、48小時降水雷達等板塊。針對外出用戶,“定點速報”會給出能見度和影響時間,提醒步行的人攜帶雨具,避免在大樹、廣告牌下避雨,遠離高層建筑,注意觀察路面,避免滑倒或跌入積水坑;對于騎行用戶,會提醒盡量避免騎行,若騎行需穿戴防水裝備,降低速度,避免在積水路段騎行;對于駕車出行用戶,則會告知大雨視線較差,建議小心駕駛,避開積水路段,選擇地勢較高路線,減速慢行,保持車距,避免急剎車。
極端天氣頻發的地區,居民出門前一定要了解最新天氣,關注出行提醒,合理安排行程。墨跡天氣的“定點速報”功能為眾多用戶提供了及時、精準、實用的氣象服務,幫助他們在暴雨中做出正確決策,可以有效減少因天氣原因導致的出行風險,提升了公眾的安全感和應對能力。
“預見型”革新 , 重構 氣象服務的價值
正如墨跡天氣CEO金犁所言,“氣象服務的核心價值不應止步于告知天氣,而應成為用戶生活決策的‘智慧伙伴’。”當氣象數據不再僅僅是冰冷的統計數字,而是能夠精準指導出行決策、優化工作日程安排、乃至守護城市的公共安全時,“氣象預見”便超越了其物理屬性,升華為賦能個體與社會掌控未來的“先知”力量。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日益頻繁,將氣象數據轉化為“能看懂、能執行、能信賴”的決策工具,已不僅是一種 商業 創新,更是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它不僅提升了公眾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也為城市應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種“預見型”服務將更加精細化、智能化,墨跡天氣也將持續優化創新,以更強大的技術能力,提升全社會應對災害天氣的水平,為人們的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