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豬王“救星”來了,廈門國資入局
來源:時代財經APP(ID:tf-app) 作者:周立 編輯:高秋榕
天邦食品重整獲突破。
“摘帽”的第三天,“浙江豬王”天邦食品(002124.SZ)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白衣騎士”。
5月8日晚間,天邦食品公告稱,公司確定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聯合體為中選投資人,與聯合體成員中的產業投資人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簡稱“建發物產”)、南寧漓源糧油飼料有限公司(簡稱“南寧漓源”)簽訂了《重整投資協議》。
根據《重整投資協議》約定,在天邦食品重整完成后,建發物產、南寧漓源將各自獲得上市公司轉增股份2億股,獲得股份的價格為1.85元/股,對應投資款總額7.4億元。產業投資人之外,目前明確的財務投資人還包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北京雙納特資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重整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權將不發生變更。這意味著,現任實控人張邦輝依舊能夠掌舵天邦食品。
在該公告出來前,天邦食品便出現股價飆升,5月8日報收3.59元/股,漲幅10.12%,然而第二天便在集合競價階段高開低走,最終收于3.29元/股,跌幅8.36%。
廈門國資攜手民企入局天邦食品
經營方案方面,天邦食品在本次重整后將大幅度減輕債務壓力、獲得充足的重整資金,為未來的發展形成堅實的基礎。建發物產、南寧漓源作為產業投資人,將積極利用自身及體系內各產業板塊經營優勢,為天邦食品未來經營發展提供供應鏈授信等支持。
根據公告,南寧漓源系全民持股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全價飼料生產及銷售,2024年凈利潤為9.16億元,同比增長95.40%;截至2024年年底,其貨幣資金為4.26億元。建發物產實控人為廈門國資委,系國內領先的農產品供應鏈運營商,2024年營業額超1000億元;截至2024年年底,其貨幣資金為14.75億元。
通過天眼查穿透,建發物產曾在2021年認繳出資1000萬元投資北海源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后者的控股股東系南寧漓源第一大股東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
值得注意的是,建發物產早與天邦食品有所聯系。
2024年12月20日,天邦食品微信公眾號發文,建發物產、正虹科技(000702.SZ)和天邦食品三方代表在天邦上海總部就飼料合作進行會談并簽署了相關協議。按照文中內容,廈門建發提供原料給正虹科技,其質量標準、品種及供應量應符合天邦食品的要求,如為滿足天邦食品對原料質量的要求,建發物產可以以高一點的價格幫助天邦食品采購到合格原料。
“本次《重整投資協議》的簽署是公司預重整及重整程序的必要環節,有利于推動公司預重整及重整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天邦食品表示,在本次重整后,其將繼續保持養殖和食品雙主業協同的產業格局,堅持穩健經營、穩步推動產業縱向一體化,加強內部管理,風險控制,降本增效,完善治理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等措施,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生產經營。
申請重整后扭虧為盈,產能滿負荷率不足50%
2024年,對于天邦食品來說,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年初,公司負債率高達87%,部分金融機構貸款逾期,飼料供應緊張,農戶貸償付壓力陡增。在流動性嚴重承壓之下,其于3月啟動預重整及重整工作。而2024年5月,天邦食品因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持續經營能力存疑被“戴帽”。
不過,當時還在等待白衣騎士的天邦食品最終在豬周期回暖的行情中靠自身努力實現扭虧。
2024年一季度,天邦食品通過出售參股公司史記生物股權“回血”超10億元;二季度之后,隨著豬價回暖,其大力清退低效閑置產能、主動淘汰低效能母豬、降本增效給公司帶來生豬養殖業務的盈利。
在此情況下,天邦食品2024年全年累計銷售生豬599.16萬頭,基本實現年初預定目標(600萬頭),其中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和調整產能布局,其仔豬出欄較多,高達206.34萬頭,約占總出欄量的三分之一。
最終,天邦食品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4.59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2.5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0.58%、108.60%。而2025年一季度,雖然天邦食品業績呈現“增收不增利”,但隨著仔豬量價齊升,其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02億元,同樣實現大幅扭虧。
“近期生豬價格以震蕩走勢為主,二次育肥并無明顯起色,需求支撐一般,二次育肥及需求端均未對豬價產生有力支撐。但養殖端惜售增重意愿不減,供需僵持格局難破,豬價震蕩為主。仔豬價格漲后趨穩,補欄積極性尚可,市場供需持平,交易平穩。”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李晶對時代財經表示。
對于未來豬價走勢,李晶提到,隨著產能逐步恢復,疊加母豬生產效率提升,供應端施壓較重,多數業者對2025年預期明顯低于2024年,而二次育肥常態化存在增加了養殖企業盈利的不確定性,2025年飼料成本能否繼續給養殖企業降本空間仍存不確定性,凍品入庫與否也給屠宰端宰量變化增加不確定性。眾多因素給2025年以及未來的生豬行業養殖盈利帶來較大制約,未來是否出現價格下行、行業虧損仍需看供需產能變化及養殖成本變動。
產能方面,天邦食品提到,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能繁殖母豬存欄規模26.2萬頭,母豬場、育肥場產能滿負荷率分別為46%、43%,較去年年底無大變化。“產能利用率仍然偏低,分攤費用較高,制約公司降本能力,這是公司未來2-3年需著力解決的問題。”
天邦食品在4月25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2025年度規劃空置豬場復產增加能繁母豬約9萬頭,年底能繁母豬總存欄爭取達到40萬頭。
如何達成該目標?5月9日,時代財經致電天邦食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部分是去年年底成立子公司嗨客豬管家,由公司提供限制豬場和技術支持,尋找外部合作商進行合作,推進空置豬場復產,增加能繁母豬約9萬頭;另一部分是在26.2萬頭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至滿負荷,計劃增至31萬頭,具體要看后續資金安排。
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天邦食品負債合計98.6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79%,較2023年末(86.73%)下降了近1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情況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3月31日,天邦食品流動負債為79.1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28.80億元,均大于流動資產為25.48億元。
按照《重整投資協議》,上述7.4億元投資款應于重整計劃經寧波中院批準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全額支付至天邦食品管理人銀行賬戶。若資金到賬,或能天邦食品資金壓力。
不過,天邦食品在公告中提到,預重整為法院正式受理重整前的程序,法院同意公司預重整,不代表法院最終裁定受理公司重整,公司后續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密切關注相關情況并根據進展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