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公司的期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槍上花 ,作者:槍上花,題圖來自:AI生成
1、小公司經常被說草臺,這是個誤會。如果非要說草臺,所有公司都草臺。
首先是個預期問題,人不會往差做選擇,你進去之前對未知通常有一個偏高的想象,只不過是后來發現女神也要拉屎。
其次是個成本問題,任何時候,不草臺的前提是資源超配,用10個人解決8個人的問題,用高三的腦子算10以內加減法,用能力強的人解決簡單的老問題,這個時候就不草臺。
但這不是市場經濟邏輯,市場經濟追求的是投資回報,是最小成本最大收益,人作為固定成本一定要充分發揮價值,哪怕高管和創始人,通常也要去面對最難的新課題,靠近了發現也都局促不安。大公司拆到小團隊,其實也都一樣。
2、另一個誤會,是可以像學校和大公司一樣,有充足準備時間,等學會了再上鐘。
事實是,公司一直都不是為制度建設和培養人存在的,雖然那么號稱,公司其實是為解決市場問題存在的。換言之,公司是被問題喂養和撐大的,天然就要面對麻煩,消化麻煩。
小公司步履蹣跚,遇到的麻煩更新、更多。他遇到的問題可能自己也解決不了,所以不得不找個人一起,你本來就是那個指望,當大家都焦頭爛額的時候,沒有等誰準備好再一起上的說法。
和學校最大的不同,是學校有培訓義務,收了你和國家的錢,要把你教好,作為儲備。
公司是出了錢給你,希望你為他解決問題,馬上能用,開袋即食。
給錢的人變了,甲乙方關系交換了,預期和容忍度也就變了。談不上冷血熱血,只是立場和規律,好的公司,就是對你犯錯的容忍度和成本預算高一點。
3、小公司最被詬病的問題,流程和規范。確實爛,但這其實是小公司的生存前提。
規范是大的結果,不是大的原因。是你被撐大了,必須要規范,不是你規范了,等著就變大,因為規范的成本是高昂的。
小公司大多是靠創始人魅力、團隊文化驅動的,這部分情感價值,獲得了很多員工自驅力的溢價,很多時候因為員工喜歡公司、喜歡創始人、喜歡行業,就可以為你做更多,規范制度是一個剔除這部分利潤的過程,俗稱傷了同事的心。
如果有條件,公司是不想也不應該剔除這個部分的,但是規模太大了,張一鳴不能親自接待實習生,他沒辦法。
脫不花前段時間發了個短視頻,說怎么留住核心團隊,結論是要動用自己一切的私人力量去幫他們解決一切問題,孩子讀書、父母看病,為什么要管這些和職場無關的事呢?
因為這就是人心,你關心別人,別人才愛你,熱心真誠才有愛與忠誠可言。
4、接上一條,如果你是小公司創始人,不要著急向前追求規范,只能向過去探索完的板塊追求規范,向前應該追求客戶和增長,未來自然會帶來規范。更應該珍惜的是文化建設,是戰斗氛圍。
如果你剛畢業,想刷簡歷和培養工作素養,簡單說就是不要去小公司,你要的規范和冗余它本來就沒有。能安心當一個熟練標準化作業螺絲工的前提,是需要有足夠多打螺絲的客戶需求,小公司天然要求打螺絲的同時兼顧修車洗車擦車,而所謂全方位學習,其實也只是和他一起解決問題的副收益。
另外,從刷簡歷角度,小公司早期能選,后期能選,中期不太能選。因為職場是個上臺階的邏輯,去一個1星公司,就能去一個2星公司,然后再去一個3星公司。一開始起點能高最好,不能高也不要在中間突然往下跳,當然如果你有一天突然想通了,不走職場樓梯路線,那也可以去一個風浪越大魚越貴的地方博個概率。
5、小公司最重要的是創始人在一線,創始人希望小公司自己運轉,和員工希望小公司規范,都是同一種錯誤期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槍上花 ,作者:槍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