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市場投資人,誰過得更慘?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數星星的星哥 (ID:gh_e6a9d8423302) ,作者:星哥,原文標題:《一級市場各投資人,誰現在過得更慘?》,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美元基金
什么,還有活著的美元基金?
美元基金“本土化”的第一步,就是投資人把英文名從Jonathan和Jessica改成王總和小李。
面對著惡劣的環境,仍然有一部分美元基金投資人堅持出海戰略,就是肉身去東南亞找工作。
現在最麻煩的問題,就是募資的時候要給老外解釋,什么叫招商返投。
由于以前的工作語言是英語,現在跟國內的LP和政府打交道,還得找翻譯把材料翻譯回中文。
最慘的是,人在美元基金,剛被降薪,剛從納指割肉,又殺進了美債。
天使基金
據說大部分的天使投資人,現在不是在找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
最怕被問到:“2014年設立的一期基金,到現在的DPI是多少了?”
默默把2021年發的朋友圈刪了,內容是:“現在不all in新能源,就是2000年沒在深圳買房?!?/p>
天使的唯一投資邏輯:如果想不出誰會在下一輪接盤,那么就是你自己沒跑了。
去年的天使投資人是批量去大學實驗室搶教授,今年的天使投資人排隊去找教授退錢。
某天使基金拿了國資的錢,國資要求該基金投項目的失敗率不能超過10%。
各種人民幣基金
以前人民幣基金的靈魂三問:市場多大?估值多少?領投是誰?
新版的人民幣基金有靈魂三問:能返投嗎?固投有多少?回購主體是誰?
據說,現在最受歡迎的項目,BP的最后都會有一句話:“全國可落地?!?/p>
企業能不能上市,主要看命,所以現在投資人的核心競爭力是“有個好八字”,命中無偏財的,可以告別投資行業了。
基金今年的策略是,一手抓回購,一手抓招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PE投資人紛紛轉型做并購和定增去了。
VC投資人已經變成催收專員,天天盯著創始人要回購。
去年,被投的企業,誰去港股打斷誰的腿;今年,被投的企業,誰還不去港股,敲破誰的頭。
據說,上周的北京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后,投資人已經分裂為了幾派。
一派認為:人形機器人不會造成社會失業問題,因為一個機器人至少需要2個人類看護。
一派幸災樂禍:認為此事之后,人形機器人企業估值必然崩塌。
一派投資人,默默清倉了自己所有的人形機器人股票。
還有一派是已經上車的投資人,拼命發朋友圈澄清:自己投的企業沒有以任何形式參加馬拉松比賽。
CVC
都說CVC更加專業,但是沒說CVC的管理團隊一般是草臺班子。
管理團隊的來源包括但不限于:不愿意接班的廠二代,老板的小舅子,躺平的富二代,被裁員的投行保代,被獵頭騙來的投資人,剛畢業的工科博士。
最怕聽到話,老板說:“我朋友剛推薦了一個好項目,你們跟一下?!?/p>
好不容易搶到個明星項目的額度,老板說:“這么貴,為啥我們不自己干?!?/p>
寫了10萬字的盡調報告,然后老板見完企業創始人之后,說:“這個人說話漏風,守不住財,不能投。”
說是產業協同,誰來誰知道,集團業務部門的人根本不鳥我們投資部的。
各種國資
終于知道為啥都說投資是個可以干一輩子的職業了,因為一朝投項目,終身追究責任。
剛來公司很積極,推了10個項目都沒有下文,后來有一天領導跟我說:“年輕人不能太心急?!?/p>
領導下午4點丟了個項目:“小李你好好研究下,5點下班前給個書面意見?!?/p>
下面區縣開發區的招商部門,天天想著忽悠我們投他們推的不靠譜的項目,比方說什么常溫可控核聚變。
當投資經理月薪8000,還沒行政大姐拿得多,最近公司要求項目組必須強制跟投,一年下來,還倒貼了二十萬。
跟領導訴苦,不想跟投,被領導批評“對項目沒信心,政治站位不夠?!?/p>
強制跟投不小心賺了錢,被紀委說“擠占了國有資產利益,收益要退還?!?/p>
一年下來,可研報告寫了30萬字,一個項目都沒投。然后,黨建材料和思想匯報寫了50萬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數星星的星哥 (ID:gh_e6a9d8423302) ,作者: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