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版12306,道阻且長
你們都是怎么買機票的?
我一般都是這樣:首先打開飛豬,查詢我需要的那天從A飛到B的所有航班,在列表里,先看時間,再看航司,然后比較價格,在這里選出最符合我心意的那一班,退出,打開該航司app,再次比對價格。然后最終確定,到底是在飛豬買還是航司官方渠道買。
麻煩確實是麻煩了點,因為 總要在不同app里切換,有時候選的時間長了,價格過了有效期,又只能重新再來一遍。
相比較于民航,鐵路系統有12306,一切信息、價格都是統一的,購票、退改簽都能在一個平臺完成;但民航始終是各自為政。
民航什么時候能有這樣的“統一入口”?或者說,我們具不具備產生這一“入口”的土壤?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三個月前我寫過這么一篇:《中國的航空公司還是太多了》。 (只需看標題就行)
鐵路只有一個運營主體——中國鐵路總公司 (現在該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了) ,所以可以集中資源、統一規則,把售票、退改、時刻、價格、會員體系都裝進一個12306。
而民航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全國有40多家航企,既有三大航這樣的央企,也有民營、地方航司。它們在航線、價格、機隊、航食、會員體系上競爭激烈, 數據和客戶都是核心資產,誰都不愿意輕易交出去。
這種競爭格局導致的結果就是—— 即便有統一入口的愿景,也容易變成“口號先行” ,因為背后的利益協調、數據共享、安全標準統一、結算體系整合,每一步都牽動全局。
鐵路的“集中管理”是制度優勢,民航則更像一個復雜的生態鏈,要讓大家坐到同一張桌子上談共享,需要的不是一紙命令,而是極高的協調成本。
所以,當下的民航還處在一種“內卷”狀態:各家都想把流量留在自家APP里,爭取會員、做直銷、減少對OTA的依賴。在這種背景下,要讓所有航司把票放到同一個“民航12306”上賣,或許是大勢所趨,但同樣也是道阻且長。
7月28日,內地三大航聯合宣布,支持航旅縱橫成為“民航官方直銷平臺”,要打造一個覆蓋全行業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平臺”,航班查詢、購票退改、選座行李、信息通知,全都能在同一個地方完成。
要知道,這三家在中國民航市場占據著超過半壁江山的運力和航線資源,在任何涉及流量、會員、直銷的議題上,它們一向是最敏感、最謹慎的玩家。
過去,你很難想象它們會在同一件可能觸動核心利益的事上同時亮明態度,更別提愿意把庫存、規則、系統向一個統一平臺開放。
所以,這次的“支持”,不僅是一次配合,更像是一次國家隊級別的集結——意味著 統一入口的構想,第一次在頂層獲得了最重要的“入場券”。
聽起來振奮人心,對吧?
尤其是對于習慣了四處比票、到處找規則的旅客來說,這幾乎是“史詩級的出行利好”。
愿景雖好,但道阻且長。我淺顯看來,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難題。
民航版12306的第一個挑戰,就是 系統整合的硬仗。
鐵路有一張統一的運行圖,背后是一個調度與售票系統,而民航完全不同——幾十家航司、幾十套不同的訂座和結算系統,有的還掛著國際GDS接口,語言、格式、邏輯都不一樣。
要把這些系統的實時數據整合到一個平臺,絕對不是“接根網線”那么簡單,而是要在安全、穩定、延遲、容錯等方面打一場長久戰。
接下來就是 利益格局的博弈。
機票銷售早就形成了“航司直銷+OTA平臺+代理商”的生態鏈,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價格策略、促銷節奏和渠道控制權。
如果民航版12306要成為“統一窗口”,就意味著這些原本掌握在航司或渠道手里的主動權,要交出一部分。不管是價格透明度、艙位分配,還是會員權益,這都是切到利益蛋糕的敏感問題。
而 規則的統一,更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哪怕都是經濟艙,A航的退改簽規則可能和B航完全不同;積分累積、行李額購買、升艙條件,各家都有自己的算法。
這些規則背后,是航司的差異化競爭手段,也是多年形成的護城河。如果要讓平臺“看起來像一個整體”,就必須先在這些規則上做協調——對民航來說,這向來是難啃的骨頭。
最后,還有民航的特殊不確定性。
鐵路列車大多按圖行駛, 航班卻要面對天氣、空管、流量控制等更多不可控因素。
國內航線每季換一次時刻表,國際航線還牽涉入出境政策、簽證要求、外航代碼共享等復雜情況。要在平臺上呈現一份“準確且可用”的全行業航班信息,比鐵路的復雜度要高出太多。
所以說,這事并不是“一上線就天下太平”的事。
當然,任何一次行業級的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挑戰和困難是過程的一部分,它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各方能在同一個方向上持續前行。 只要步子不停、協作不斷,這條路終究會越走越寬。
哪怕是12306,從2009年上線到今天的成熟易用,也走了十幾年的打磨路。民航版12306,不僅要跨越技術門檻,還要協調利益格局、統一服務規則、適應行業特性,這條路,注定會比鐵路更長、更陡。
我斗膽覺得, 與其一口吃成個胖子,不如循序漸進。
比如:先打通國內主要干線航班的購票、退改簽一體化;在試點航線上統一退改簽規則、票價透明度;開放積分互認、行李額統一購買等旅客切身相關的功能;后續再逐步擴展到國際航線和復雜業務場景。
讓旅客先嘗到便利的甜頭,讓平臺先積累運行經驗,這樣操作就實在得多。
民航版12306不是不可能,但它需要一場有耐心的長跑。它要在技術與利益之間找平衡,也要在規則與體驗之間找落點。
路是遠的,但總得有人走。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像打開12306那樣,用一個App完成所有航班的查詢、購票、退改簽與服務,那才是它真正到達“目的地”的時候。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停機坪 (ID:tingjiping789) ,作者:停機坪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