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以數據驅動 探索AI賦能旅游產業的無限可能
7月24日,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執委會主辦的“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5系列活動——直通數博(北京)專場”成功舉辦。活動現場,馬蜂窩旅游研究院副院長王曉雪分享了公司在旅游數字化領域的實踐成果,以及與數博會同行多年的深厚淵源與真切感受。
“數博會的獨特魅力與平臺能量令人印象深刻。” 王曉雪談及參展感受時表示,從2018年首次踏上數博會的舞臺,到如今連續多年攜新成果亮相,數博會作為全球首個面向大數據產業的博覽會,既有前沿思想的碰撞,也有務實合作的契機,為像馬蜂窩這樣深耕旅游數字化的企業提供了展示創新、鏈接資源的廣闊舞臺。
作為中國最大的旅游社區及年輕一代青睞的旅行平臺,依托內容、交易、服務的核心優勢,馬蜂窩能精準捕捉年輕人的偏好——通過北極星官方攻略、目的地新玩法、好玩星球、未知旅行實驗室IP等內容與工具,讓復雜的旅行決策變得簡單高效。同時,作為數據驅動的新型旅游服務電商,馬蜂窩已覆蓋全球超6萬個旅游目的地,提供玩樂、住宿、購物、用車等多元預訂服務。
“作為一家以數據驅動的公司,馬蜂窩始終走在科技前沿,利用先進的科技不斷加強和鞏固自身優勢,近兩年在AI技術賦能旅游產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王曉雪表示。
她重點介紹了馬蜂窩AI小螞旅行助手:這款工具支持實時問答、行程規劃、在線導覽、個性化推薦等功能,其核心優勢在于“既懂大模型,更懂旅游”——在接入前沿大模型基礎上,集成了馬蜂窩十數年積累的行業垂直精調模型。“旅游行業容錯率極低,AI的一點‘幻覺’都可能打亂行程。” 王曉雪解釋,而垂直精調模型基于海量真實用戶分享,經平臺嚴格校準,能有效消除“幻覺”,讓每一份推薦都有據可依。
AI路書是另一款核心產品,目前已全面開放。據介紹,與傳統AI被動響應不同,它首創“主動提問—需求校準—精準生成”流程:用戶提出需求后,路書會通過反問補充細節,最終生成包含線路、景點、美食、住宿、預算及當地貼士的完整攻略。“更特別的是,它‘越用越懂你’。”王曉雪舉例,通過旅行性格診斷生成偏好標簽后,若用戶提到“不愛走路”,路書會避開多臺階景點;若偏好“地道體驗”,則會跳過網紅打卡地,推薦當地人常去之處,如同“懂你的旅行老友”。
針對境外旅行痛點,馬蜂窩新上線了AI旅行助手獨立APP,堪稱“專屬目的地管家”。以日本為例,從簽證辦理、交通換乘,到電話卡購買、Citywalk攻略,甚至餐廳預訂,功能一應俱全。其中,AI代訂日本餐廳功能頗受關注:用戶只需上傳餐廳截圖,AI便能自動識別信息并完成電話預訂,全程無需用戶溝通;實時翻譯功能支持7種語言雙向對話,菜單翻譯則附帶參考圖片,讓境外用餐更省心。
在線下場景中,馬蜂窩的AI具身智能機器人與AI文創Mini小螞同樣亮眼。前者鏈接馬蜂窩知識庫,在文博場所、景區可與游客互動講解,比如在黔靈山公園與猴子“互動”,在貴州博物館為游客導覽;后者結合當地IP,兼具伴游功能,能講故事、聊行程,提供情緒價值。
今年年初,馬蜂窩還與貴州聯合發布國內首個省市景區三級AI智能應用——“AI游貴州”“AI游黔西南”“AI游西江”,既為游客提供行前、行中服務,也為目的地管理提供數字化支持。“這些AI產品,今年都將集體亮相數博會展臺。”王曉雪說。
回顧與數博會的淵源,王曉雪提到:2018年首次參加數博會時,馬蜂窩與中國旅游研究院在貴州成立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持續輸出行業報告;2024年,北京旅游大數據服務系統、小車小團SaaS系統等成果及初代AI旅行助手亮相,引發廣泛關注。“數博會是鏈接全行業的‘能量場’。” 她表示,期待通過2025數博會,與更多同行交流AI賦能旅游的實踐,共探產業無限可能,“也歡迎大家到馬蜂窩展臺,親身體驗這些‘會懂旅行的AI’。”
責任編輯:張薇